根据客户要求配出适合热值的煤。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专家胡俞越[微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从钢铁、煤炭、汽车、造船、玻璃、电解铝等行业扩展到许多所谓的新兴产业,国内难觅非产能过剩行业。部分大型煤企已与用户签订2015年度合同,但只是定量不定价。
电煤下游行业火电企业也不乐观,一些电厂发电量和发电小时数严重萎缩,不少电厂虽然装机容量增加,但耗煤量却没有增加,电煤用户港口接船积极性不高。虽然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将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明年煤炭市场不容乐观。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认为,2014年是煤炭行业最困难的一年,高库存、低需求现状并未改变。煤炭进出口企业专业人士介绍,今年国家调整进口煤关税政策,对国内煤企虽是利好,但进口煤对国内煤炭的降价暗战也在加剧。中国煤炭工业学会副会长姜智敏说,虽然煤炭行业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求增长乏力,进口总量较大,存煤居高不下,要实现煤价不下跌、库存不上升、货款拖欠不增加,难度依然很大。
高品质冶金煤由于其价格较高需求严重不足,反而一些低价高硫煤需求加大。成品油价格连跌对煤化工产业雪上加霜,焦化等传统煤化工优势不复存在没有好的经营策略,立足一定是败局。
2014年是经营主体震荡的一年,这一年不是阴霾雾罩,而是风口浪尖上如何摆渡成功。由此想像过程的波折与矛盾,不就是经历风雨的过程中碰撞的奇迹吗?大盘思路无终,小节怎能气馁,就是说:经营理念的形成,是风波中炫起的花篮。2014年,是黄金期过后陡怅的一年,是一浪过后短暂的喘息。从西部要塞到东部万里海疆,华夏的气场就是推动世界能量。
这一年,煤炭系统各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及个人,均没有闲着,通过各媒体报刊、网站,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从中央到地方,信息像雪片一样往来,铸起了钢筋铁骨,形成鹰击长空的架势。我们的是十指齐全的,我们需要的是层次分明,我们不需要闭上眼睛的头脑,来左右身体的方向。
经营煤炭是人文的思路,思路里的浮尘,是与自然一样的规律----一年,在变化四季。写好这一篇美文,段略的意义就是企业的风采展示,字与词则是煤炭人的精神面貌,因此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振作煤炭系统----2015年的春天,煤炭经营,将旌旗飘荡。我不懂经营,但是我知道:能够存在长久的企业,才是丰茂大地的松柏----常青。矛与盾都是半斤对八两(也可以理解为是过去式。
煤炭人,要从内在做起、看得起自己,才是真正的做到了,了不起。是想,举起的手背,能不招来奇异的目光吗?煤炭行业是个大滩子,因此经营的思路,是理顺思想不能悲观纠结于形势,应敢于击垮不利的内外在因素。煤炭经营就是打好自己心里的算盘,务实国人,朝向强国的目标力挺。没有思路,是对主题不够明确或不能理解。
任何不利的因素、原因,都来至脚下,因为踏不平它们,才会从脚下鼓起、令人觉得好怕,所以一定要努力学习重在身心----踏风云,运筹把握。就是不论多少不利的因素横在面前,阴霾迷雾是遮挡不了视线的。
),平衡没有什么不好,相对更能持久。能笑着对待生活的起伏,日子一定会甜蜜的经营煤炭,不是个人、不是单一的企业,今天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独霸世界的王者,究其原因浮沉是个定数。
一座高楼没有结构框架,画在纸上是可以的。中国煤炭的主体是上层建筑把握的总体,把一艘巨轮的方向的拨正。一定要战胜可怕的心里障碍,要太阳永远向着我们中华微笑。煤炭经营的主体、主题,是领导有方,是从上到下清晰的脉络显示方正、气质阳刚。2014年即将过去,中国煤炭经营没有软气,而是顶住了寒潮,振作起了精神。能源是气场的大动脉,煤炭系统更是国家主栋梁。
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中国煤炭行业,掀起了波动。煤炭经营,是能源系统的亮点,就是一篇绝佳的美文
诸多迹象表明,煤炭行业还处于寒冬时期,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只是稍微缓和了煤炭企业的境况,并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虽然在国家密集脱困措施的刺激下,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但是供给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这一点从近两年的煤电谈判就可以看得出来。
以2013年7月山西省出台的《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即煤炭20条)为例,虽然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帮助煤炭企业减轻了负担,但并未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效果并不理想。在煤炭救市组合拳的效果有限的情况下,煤炭作为国内重要的资源型产品,如何进一步对行业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平衡国内供需状况、抵御进口煤的冲击是需要整个行业与管理层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其中包括:煤炭资源税改落定、所有进口煤种告别零关税、县级及以下全部煤检站点年内撤销(山西省)、煤炭出口关税降至3%等等利好煤炭企业减负的政策。2013年动力煤电长期协议价接近600元/吨,2014年煤电谈判尚未结束,但神华集团的报价只有530元/吨,即便这一价格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下游电厂并不为之心动。面对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强煤炭企业合并整合、与下游电厂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加快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才是当务之急。在行业不景气时,费用占比太高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据了解目前各类涉煤税费已占到企业营收的30%至40%。
供需失衡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只是减负的做法治标不治本。2014年的冬天对于国内煤炭行业来说有点冷,供需恶化令煤炭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经济效益整体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面高达70%。
专家普遍预计2015年煤炭需求低速增长,市场供大于求,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格局难以改变,煤炭行业经济还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炭企业的生存环境,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煤炭市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但无情的是目前供需状况依然严峻,整体供需结构仍不合理,在煤价仍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行业的寒冬似乎还有漫长一段。
数据显示,神华集团11月份煤炭销售量为3440万吨,同比下降30.2%。在这一时期国内煤炭行业快速增长,行业利润丰厚,但同时也将繁杂税费、中间利益环节过多等问题掩盖了下来。
供需恶化从2013年开始煤炭行业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由于之前黄金十年的过度投资,产能大量过剩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之前价格过于虚高,在市场化之后煤炭价格快速下跌,这令许多企业措手不及,库存大量积压、资金空前紧张、呆账坏账增多等已经是行业的普遍状况。记者了解到,加了进口关税后的进口煤目前已经跌到了470元/吨左右,相比国内煤炭企业的报价,电厂更加青睐采购进口煤。近几年雾霾问题变得突出,国家环保措施不断升级,很多行业对于煤炭的需求萎缩明显。进入2014年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成为主基调,市场化后的煤炭产业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行业之前积存的问题开始显现,企业经营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难以避免。
2014年7月份,国务院对煤炭行业脱困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召开了国务院煤炭行业脱困工作会议,对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控制煤炭进口、改进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限制进口、控制总量、减负担等措施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如何深度改变目前的供需状况值得思考。
除了中央层面救市措施的轮番出台,煤炭的主要产区也都相继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煤炭企业的境地。中煤11月份商品煤产销量分别为838万吨、126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9%、16.1%。
密集出台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堪称是煤炭行业的黄金时代。效果有限刘波告诉记者,频繁的政策和救助措施对于处于低谷的煤炭行业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二要加强部门会商,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
在课题研究中,将获得全市室内空气环境中PM2.5污染状况、PM2.5危害成分、北京市人群PM2.5暴露水平以及PM2.5污染对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的影响程度等报告。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水电为12857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20.67%,同比增长9.5%。
吸附了致癌物,具有致癌性。
到昨晚为止,对大部分区属停驶公务车核查的结果显示,未发现违规上路现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产业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项目审批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要求加强管理,合理引导资源要素的配置。